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是全国唯一以汉族民间服饰为研究对象的馆所,强化这个机构的研究和传播性能,旨在挽救和保护中国民间服饰,传承和发扬中国民间服饰文化。传习馆集实物性、开放性与研究性于一体,并以此区别于传统的博物馆,“传习”的根本不仅仅是“保护”、“抢救”传统民间服饰,更重要是“激活”、“再生”传统民间服饰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传统,实现对中国民间艺术遗产真正意义的保护和传承。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位于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一楼大厅,展馆面积为8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设有四个展示厅。上层设有:民间服饰北方地区展示厅、传承创新设计展示厅;下层设有:民间服饰南方地区以及精品展示厅、专题服饰品展示厅。整个传习馆布局,以服饰陈列为主,每件藏品下面标有藏品名称年代等简要介绍。(如下图所示)
图1 民间精品服饰展示厅 图2 南方民间服饰展示厅
图3 北方民间服饰展示厅 图4 创意服饰设计展示厅
传习馆对我国汉族民间服饰的收藏与研究工作已经在2003年全面开展起来,十多年来,共赴江苏的苏州、无锡、南通市区、如皋、启东、扬州等地区,山西晋中的太原市区、平遥、介休、晋南临汾市区、襄汾、侯马等地区,安徽皖南的屯溪、黟县、歙县、江西婺源等地区,山东的济南市区、潍坊市区、淄博、安丘、临沂市区、沂南、沂水、蒙山、高密等地,河南的开封、郑州、新郑、巩义、洛阳等地区,福建泉州、惠安等地区,东北的辽宁沈阳地区,陕西的西安、陕北延安市区、安塞等省、市、县、地区的民间进行传统服饰品的征集和田野考察,共计收集清末民国时期的服饰三千余件/套和考察图片百余幅,涉及有袄、裤、眉勒、裤、裙、鞋、蓑衣、云肩、披风、百纳绣鞋、老风帽、虎头鞋、虎头帽、各种首饰等20多个品种。(如下图所示)
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传习馆主要功能是依托大学学科基础和优势,开展深层次的科学研究和高层级学术文化交流活动。传习馆对我国各地区传统服饰、配饰的造型与结构、织物与色彩、装饰与纹样等技艺技巧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汲取了中华优秀汉服饰文化精髓,为现代服饰时尚提供灵感源泉,提高了设计和教育教学水平。现在,传习馆已经成为江南大学服装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孵化器,是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重要基地,更是广大本科生研习服饰文化、拓展设计灵感的重要基地。围绕传习馆中的藏品,教师和学生开展了系列研究,进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教学成果奖、服饰文化和传承创新实验室等项目申报建设。2012年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综合馆中藏品建设的汉民族民间服饰特色数据库,获得全国CALIS特色数据库建设一等奖。传习馆研究团队受邀参加 “2014年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 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为这次服装设计提供了元素载体和灵感来源。在设计方案中设计团队应用了博大精深的民间服饰文化,体现“合”“和”——“融合”、“合作”、“和谐”、“和平”、“祥和”的理念。提供方案中的“海水江崖纹”、“万字纹”、“宋锦”、”“紫红配色”等多个设计元素被采纳。两个团队的四套方案均入选了最后的种子样衣阶段,充分展示了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饰文化研究团队的水平与实力。
成立至今,传习馆共接待了千批次的国内外来宾访问,高校学术交流、社会群众参观及不同年龄的学生来馆进行各类传统文化启蒙素质教育等活动。年均接待五千人左右。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中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影响,并多次赴外地展出。在努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传习馆积极协调调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主动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宣传和文博行业,成为首批全国高校博物馆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科普基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基地等。《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我馆开展的“教育育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报道,进一步扩大了传习馆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度。
图:获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图:传习馆梁惠娥教授向媒体展示“2014年北京APEC领导人服装设计”设计方案
鲜明的“中华传统性”、“传承创新性”、“实物本真性”、“展示动态性”、“时尚现代性”既是江南大学传习馆的特色也是传习馆的发展方向。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宗旨,融“收藏、展示、研究、教学”于一体,继续做好汉民族民间服饰遗产的抢救和传习馆的建设工作,为我国汉族民间服饰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创新,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领导参观
图:国外友人参观